今年8月13日,本报刊发报道《市民吐槽三垟湿地“圈地赚钱”》,温州生态园管委会(以下简称管委会)当天即上门听取意见,并承诺将聚焦市民反映的三垟湿地项目收费高、车辆管理滞后、游客体验感不强等问题进行整改。如今4个多月过去了,整改情况如何?12月26日,记者再次探访三垟湿地景区。
杨沈平
一进景区大门,就能看到众多游客骑着游览车欣赏美景。景区公示的价格表显示,倒三轮游览车和四轮游览车的租赁价格分别调整至20元/30分钟、50元/30分钟,平均降幅约35%。
此外,备受市民关注的水上运动中心也迎来大降价,记者从其新公布的收费标准里看到,他们取消了原工作日100元/人次和周末节假日168/人次(自带器械)的定价,游客现可统一享受68元/人次的优惠价,且当日不限时长,还新增消费可免费乘接驳车等服务。
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,他们针对项目收费高的问题,制订了让利于民的价格调整方案,其中游览车的租赁价格为省内同类景区下游水平。他还说,在湿地日、中秋节、国庆节等节假日,管委会还会送“福利”,向市民派发车船票,邀请市民共享绿意空间。
值得一提的是,景区里还配备了不少新型游览车,曾常遭市民投诉的“游览车电量不足、故障频发、难归还”等问题也已妥善解决。
景区工作人员称,他们针对车辆管理服务滞后的问题,不断升级管理服务。这几个月来,他们逐批投放下属国有企业自主运营的自助电动游览车,并加强人员配置,提升游客满意度。
记者收集现场游客及各主流社交平台网友对三垟湿地近期的评价,发现三垟湿地的特色文旅活动广受好评。
管委会有关负责人称,他们针对游客体验感不强的问题,科学分析游客群体,着眼不同年龄层的需求,开展各类“乐民”活动。目前,管委会迎合“市集热”等新趋势,举办“「垟」自然集”“2024瓯柑集”文化市集活动;契合研学游、深度游等沉浸式体验需求,开发“夜探昆虫”“‘薯’你最甜”等研学课程,引来大量游客。
记者还了解到,管委会正整合景区资源推出“一堤十园”,打造伯温草堂、王谢风流等文化场景,并推进长三角政务、诗路、农耕体验等20余条游线的开发工作,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文农旅体验。
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,综合施策持续优化文旅供给,实现文旅利民、惠民、乐民,经过一系列整改后,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7.48%。
记者叶雄伟
今晚谭|乐迎,才能共赢
杨沈平
4个多月前,市民投诉三垟湿地景区存在“收费贵”现象,温州晚报在调查采访后,发表《市民吐槽三垟湿地“圈地赚钱”》一文,引发舆论热议。
在媒体报道后,温州生态园管委会一行主动上门听取记者和市民反馈的意见,并以此作为改进工作的契机,进行全面自查和整改。晚报跟踪刊发了《温州生态园管委会承诺多项优化措施收回第三方运营权 调价让利探索分区管理》报道。整改过程中,管委会举一反三,将收集到的市民投诉归类为项目收费高、管理服务滞后、游客体验感不强等三大类问题,针对每个问题,都专门制定解决方案。
记者此次重访欣喜地看到,景区在交通、导览设施及游客体验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,游客数量同比增长了17.48%。
显然,这是一个共赢的结果:景区收费降低了,市民得到了实惠;景区游客上来了,运营有了成效。更值得我们总结借鉴的是,一个被监督的单位,如何知过不讳、改过不惮,温州生态园管委会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范例。
首先,生态园做到了“意见乐迎”。面对批评,能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,能虚心倾听不同的声音,能积极吸纳意见,将公众的批评转化为前行的动力,这并不容易。现在有些单位是“老虎的屁股”,一旦出现不同声音,不是去解决问题,而是想办法让开口说话的人三缄其口,这种思维有百害而无一利,既平息不了群众的抱怨和质疑,也无助于实际问题的化解。这需要一颗服务老百姓的心,更需要面对良言逆耳而具有包容和自省的态度。
其次,各方合力推动了共赢。百姓的声音通过媒体传导给政府部门,自然也有好的建议意见,通过媒体告知有关部门。是开门纳谏还是充耳不闻,就会决定很多工作的实施。管委会与媒体的密切沟通,更多关注公众批评之后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,共同完成建设性舆论监督的完整闭环,显然是这次监督的理想结果。群众体现出善意,将“吐槽的精力更多花在为生态园管委会思考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上”。生态园管委会则真抓实改,将市民批评分门别类,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整改指南,有阶段有步骤地逐一落实,并取得良好成效。
再者,舆论建立了民意通达渠道。众所周知,由于资源所限立场所限,老百姓在提意见时往往重问题,轻解决,就算是有好的建设性建议,也很难“上达天听”。舆论起到的桥梁作用,既可以及时收集不同的改革方案,也可以广开言路、做到全程监督。公众不会因为一个问题,将责任人责任单位一棍子打死。但如果能解决公众诉求中最重大的问题,成效往往“事半功倍”。关键问题的解决,就会博取民众信任,由全社会共同创造和谐的生态。
每个部门都不免存在“执政盲区”,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,如果问题改好了,不仅不为过,还可能是一件大功劳。树立这样的考核导向和评议标准,将腾出公众与职能部门的良性互动空间,甚至能引导职能部门“闻过则喜、从善如流”,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解决问题上,让民之所望成为奋斗方向。
当一个人或者一个单位听不到意见、听不得意见,那才是真正的危险。温州生态园管委会在这次面对舆情给我们留下的思考,也许比收费下降更有意义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